Tag: 迷思

  • 坚持哺乳饿死宝宝?你被骗了!

    坚持哺乳饿死宝宝?你被骗了!

    最近网上传出一篇文章,标题写着 “活活饿死!为了坚持母乳喂养,这位妈妈失去了孩子”

    这篇文章是作者看了某篇外国新闻,就以自己的文句转述出来的,吓坏不少人。

    也让很多人借题发挥,去“劝说”坚持哺乳的妈妈不要那么固执…

    坚持哺乳会害到宝宝吗?

    可是,坚持哺乳真的会饿死宝宝吗?

    我知道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懒惰读长篇大论的,另一种人是有耐心读长篇大论的。

    所以我准备了短篇版本和长篇版本。

    懒惰读太多的人看下一段就好:

    • 新闻里的宝宝不是活活饿死的,他是死于先天性缺陷。如果你不相信只好请你读长篇版本了。
    • 那宝宝只存活了15天,可是他妈妈不是坚持哺乳15天到他饿死。她只是全母乳了3天,接下来12天是在NICU里接受护理维持生命,到最后拔管放弃。
    • 请不要以这个故事来劝人“喂一点奶粉不要紧”,这样说根本帮不到任何人。如果你不相信只好请你读长篇版本了。
    • 坚持哺乳会不会伤害宝宝?
    • 如果有足够的哺乳知识,坚持哺乳不会伤害宝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如果没有足够的哺乳知识,以为只要把乳头塞进宝宝嘴巴就是哺乳,完全不懂得看宝宝含乳是否正确、不懂得看怎样才算是有喝到奶、不懂得看怎样才是正常,盲目坚持的后果可大可小!
    • 所以,你想帮人,就请你分享正确的哺乳知识,而不是凭自己的看法去影响新手妈妈的决定。

    下面是长篇的版本:

    “孩子每天吃快熟面还是吃饭都不要紧,有吃饱就好。孩子不吃饭就不要勉强,不然饿坏孩子。做妈妈本来就不容易了,那些提倡健康饮食的人懂什么?难道孩子不吃饭就饿死他吗?快熟面也可以填饱肚子,又不是毒药!”

    如果你听到有人这么说,你觉得ok吗?

    看了这篇新闻而劝人不要坚持哺乳的,你们说的话跟上面快熟面理论是一样的。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去搜索了相关的新闻。

    新闻里有提起,这位L宝宝的悲剧是在5年前发生的,至于为什么会找5年后才报导呢?

    那是因为“L宝”的妈妈 “J妈”,最近才在一个叫做 Fed Is Best的网站再度述说她的故事。

    Fed is best这个非盈利组织已经出现好一段日子了,这个组织让哺乳界的人士伤脑筋,因为她们提倡 “有喂就是最好的” ,换句话说,就是在提倡 “配方奶跟母乳是一样的” ,扭曲事实。

    配方奶跟母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母乳是天然、营养丰富并且会随着环境和妈妈的状况而成分配搭不一样、给宝宝度身订造的活性奶水;

    配方奶则是千篇一律的人造食物,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过敏的风险,在错误冲调的情况下甚至会有让宝宝受细菌感染的风险,而且也会增加各种健康上的风险。

    请注意,这里不是把配方奶说成毒药,纯粹是要指出事实,完全没有批评妈妈喂配方奶的意思。

    请在这里看看《母乳 . 配方奶比一比

    Fed is best的网站里有许多妈妈坚持哺乳而差点饿死宝宝的故事,

    她们甚至在责怪爱婴医院害死宝宝,也责怪哺乳界人士推广哺乳,说这样做会害到妈妈们因为坚持哺乳而饿死宝宝。

    这根本是一派胡言。

    首先,大家需要先搞清楚几件事:

    1. 推广哺乳跟强逼妈妈哺乳是两回事。受过正确哺乳辅导训练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使命不是要强逼妈妈们哺乳,而是要帮助妈妈们达到她们各自的哺乳目标。如果妈妈的哺乳目标是全母乳,我们会全力支持;如果妈妈的哺乳目标是半母乳半奶粉,我们也一样会全力支持。那些会强逼妈妈哺乳、看不起奶粉喂养的妈妈的,往往都是已经走火入魔的偏激人士。
    2. 哺乳辅导员课程里所学的其中一件事,就是要懂得判断宝宝有没有吃到足够的奶,如果宝宝的状况异常,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建议妈妈参奶粉。
    3. Fed is best一直在放大坚持哺乳饿坏宝宝的故事,可是却只字不提因为宝宝喝奶粉而发生的悲剧。世界上每年有超过 800,000 个婴幼儿因为没有得到母乳的保护而夭折,这是fed is best避开不提的事。

    L宝被活活饿死?

    关于J妈的个案,如果大家去搜索一下,可以找到相关新闻:L宝是死于缺水而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J妈是因为胎儿窘迫而紧急剖腹产。

    L宝出生的体重是3.36kg,出生后每1-2个小时亲喂15到40 分钟,全母乳。

    J妈说他一直都在她乳房上,哺乳顾问来看过说宝宝的含乳正确,但由于J妈本身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关系,荷尔蒙失调的关系可能会有奶量不足的问题。

    在头24小时,L宝一共吸着J妈乳房9.3个小时,完全没有小便,却有4次大便。到了27小时,他已经下降了4.76%的体重。

    到了第二天,他呆在乳房上更久,一共吸了14个小时,3次小便和6次大便。

    到了第53个小时,他已经下降了9.72%的体重。

    在第64小时,医院让L宝随J妈回家了。

    回家的12小时后(第76小时),L宝开始因为缺水而进入心脏停止跳动的状态。

    他父母赶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经过一轮抢救,L宝才恢复脉搏,然后留在NICU(新生儿重症室)维持着生命,到了第15天大的时候,才拔管放弃治疗。

    L宝不是因为J妈坚持哺乳的关系而饿死的,请看下面的解说:

    J妈是因为胎儿窘迫而紧急剖腹产。胎儿窘迫就是指胎儿在子宫里缺氧而心跳不律。

    换句话说,L宝在子宫内就已经进入紧急状况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宝宝,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也会提高。

    在经历过长时间产程、催生或者剖腹产的情况下出生的宝宝,会因为妈妈被静脉注射超过3000cc的液体,使宝宝体内也有额外的水分,所以出生后会下降超过10%的重量。

    他们不是体重减轻,而是水分的重量减轻。

    话说大家知道吗?其实宝宝出世后头几天不是全靠妈妈的奶水生存的,健康正常的新生宝宝,在没有一滴奶水下肚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好几天。

    这头几天的初乳不是为了填饱宝宝的肚子,而是给宝宝的免疫系统打好基础。

    这头几天宝宝喝初乳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妈妈子宫里就储存下来的褐色脂肪和肝糖。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宝宝出生后会体重下降的原因,一般是下降3-5%,7%是极限。

    可是当分娩过程中妈妈被注射超过3000cc的液体,宝宝下降的体重就会超过10%。

    L宝并没有被“活活饿死”,他是有先天性的健康问题,很大可能是心脏的缺陷。

    L宝出生时的窘迫状况和头53小时的烦躁症状就值得怀疑了。只不过,J妈并没有详细形容他的烦躁症状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无法得知他的血压、呼吸等等状态如何。

    真正“因为母乳不足而伤害宝宝”的状况,不是那么快就出人命的,L宝甚至连生理性黄疸的机会也还没有,黄疸往往是母乳哺喂出问题的早期症状。

    发生在J妈和L宝母子身上的悲剧的确让人心疼,可是真的没有科学或医学证据显示他是因为妈妈坚持哺乳而饿死的。

    把问题怪罪到哺乳头上,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坐享渔翁之利的,就只有每年收入2万亿美元的奶粉业。

    Fed is best 所造成的破坏

    Fed is best的意思就是指:不管是什么奶,有喂到就好。

    Fed is best 的理念会影响到新手妈妈太早放弃喂母乳;fed is best会影响到宝宝太早接触奶瓶而拒绝亲喂,导致妈妈的哺乳路程不顺畅;fed is best会影响到宝宝吸吮妈妈乳房的次数减少而影响妈妈的奶量…. Fed is best 就是利用妈妈们无法哺乳或者被逼喂奶粉的罪恶感来宣传她们的理念。

    就是因为知道哺乳的好处,那些得不到正确哺乳支援而不得不喂奶粉的妈妈,心中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罪恶感,她们一方面知道自己当时是逼不得已,可是另一方面还是会暗中自责。

    Fed is best一出现,会让这些妈妈犹如在汪洋中捉到一个救生圈那样,有被救赎的感觉,觉得“终于有人懂我的苦衷了!”。

    可是fed is best的理念只会让更多妈妈的哺乳路程困难重重。

    有时候不是妈妈的奶水不足,而是头几天的初乳本来就不多,也很难用挤奶器吸出来,宝宝用嘴巴吸的话是可以吸得到的。这个时候给奶粉就掠夺了宝宝学习吸妈妈乳房的机会,也害妈妈乳房没有及早得到足够的吸吮来刺激奶量。

    有时候不是宝宝吸不到/不要吸,而是因为妈妈不懂怎样帮助宝宝含乳/姿势错误让宝宝不舒服,只要产前就学好正确的哺乳知识,加上得到优质的哺乳支援就可以越过这难题。这个时候给奶粉的话,宝宝太早接触奶瓶或许就再也不肯亲喂了,妈妈的乳房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奶量就会受影响。

    有时候不是母乳不耐饱/奶量不足,而是宝宝不只是要吸奶而已,还需要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安全感。不限制哺喂时间让宝宝多吸,反而宝宝会变得好顾了。这个时候给奶粉就会减少宝宝吸吮乳房的次数,妈妈的乳房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奶量就会减少。

    有时候奶量少并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而是因为你用的挤奶器不适合你,无效刺激你的乳房来制造足够的奶水。这个时候给奶粉的话,妈妈的乳房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奶量就会减少。

    有时候不是喂母乳的关系,而是新生宝宝本来就是难伺侯的,新生宝宝本来就没办法一觉到天亮,新生宝宝本来就是需要少量多餐,新生宝宝本来就是喜欢被抱着的安全感,新生宝宝本来就会有腹绞痛…… 这个时候给奶粉,好运的话可能暂时解决了某些问题,可是不好运的话,可能会引发过敏、细菌感染、腹泻、便秘等等问题。(建议去搜索关于阪崎肠杆菌的资料)

    你看,随口一句“给奶粉不要紧,最重要有喂饱宝宝”,可能就是引发妈妈哺乳期种种困难的导火线。

    混合喂养的妈咪最不喜欢听到全母乳的妈咪去啰嗦问她为什么要参奶粉,因为混合喂养可能是那位妈咪和宝宝舒服的喂养方式,也可能是她们所选择的方式,也可能是因为逼不得已而用的方式。

    无论如何,对当事人来说合用就好,为什么外人要以自己的标准去左右你们的决定?也不到旁人去批评。

    可是同样地,混合喂养的妈咪,当你们跟那些头几天担心奶水不足、还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参奶粉的妈咪说“喂一点配方奶不要紧”的时候,对那些妈咪来说,你也是一个外人以自己的标准去左右她的决定哦。

    你们就是深深明白哺乳的好处,所以才会没有放弃哺乳,即使混合喂养也要继续提供母乳给宝宝。

    相信心地善良的你们,也是希望新手妈妈有机会可以全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吧?

    那么就请鼓励新手妈妈哺乳,鼓励的方法包括分享正确并实用的哺乳知识,告诉她们哺乳的重要性。

    请不要随便建议她们喂奶粉,她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喂宝宝奶粉,请交给受过正式哺乳辅导训练的人士来判断。

    请分辨清楚:

    • 指出哺乳的重要性并不是在批评你们。
    • 指出喂奶粉的风险也不是在批评你们。
    • 指出fed is best的误导讯息也不是在批评你们。

    坚持哺乳会不会害到宝宝?

    简单的答案:

    • 如果你有足够的哺乳知识,坚持哺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如果没有足够的哺乳知识又拒绝去学习,盲目坚持哺乳的后果可大可小!

    结论:在产前就好好去上一堂由泌乳顾问教的哺乳课程! 不要单靠那些医院里的哺乳讲座,或者育婴课程里的简短哺乳讲座,这些讲座可以去上,可是单靠这些简短的课程是不足够的。

    额外读物:

    Why Fed Will Never Be Best: The FIB Letting Our New Mothers Down

    “Accidental starvation” and why “fed” isn’t best…

    Fed is Best? Infant Dehydration & the Consequences of Ignorance

    巴基斯坦:因为哺乳率太低,44%的婴幼儿发育不良

    哺乳可以救命

    奶量不足?

    如果真的奶量不足,怎么办?

    有时候奶量不足未必是你的问题,可能是你挤奶器的问题!请看挤奶器选购指南

  • 妈妈必学:如何安全母婴同床

    妈妈必学:如何安全母婴同床

    关于婴儿睡眠这一课题,我在去年特地报名参加一系列的网上学术会议来加强认知,从中获取到非常实用的知识。

    今天看到一篇新闻,就赶快写一篇文章来把我学到的部分知识跟大家分享了。

    (more…)
  • 哺乳误导讯息 Booby Trap – 害你哺乳困难的陷阱!

    哺乳误导讯息 Booby Trap – 害你哺乳困难的陷阱!

    英文里 Booby trap 的原意是指陷阱,但在哺乳界里,booby trap的意思却是更深一层,因为 boob 是乳房的俗称!Booby trap 在哺乳界里就是哺乳误导讯息的意思,是影响哺乳顺利进行的陷阱!

    这次我跟大家讨论一些曾经出现在马来西亚的booby trap,其中一些更是妈妈们亲口述诉的亲身经历,哺乳妈妈们,陷阱无处不在,小心!

    (more…)
  • 奶水顺顺来!学习关于开奶通乳腺

    奶水顺顺来!学习关于开奶通乳腺

    有一些新手妈咪,不知从哪里听来「开奶」这两个字,就误以为产后,需要做些什么或者吃些什么去「开奶」。顾名思义,把乳腺「打开」让奶水出来。但其实,有必要给自己乳房做「开奶仪式」吗?

    (more…)

  • 染发后的母乳还能要吗?

    染发后的母乳还能要吗?

    染发后的母乳能让宝宝喝吗?某天看到脸书上有许多哺乳妈妈分享一位妈妈的脸书状态,如下图:

    染发后的母乳还能喂宝宝喝吗?

    这位妈妈把装过母乳的奶瓶泡水,隔天发现奶瓶的水面上浮现了一层粉红色的东西,让她吓了一跳。
    这位妈妈是上个星期染发的,她把头发染成什么颜色我是不清楚,但她很确定这是染发的药剂所造成的。

    关于这件事,我想发表意见:

    1. 如果染发剂的颜色真的那么强,到了会影响母乳的程度,那么对妈妈身体的影响会更大。

    如果母乳会有染发剂的颜色,那么妈妈的汗水、眼泪、尿液,都会同样出现染发剂的颜色了。
    在此声明:我并没有怀疑这位妈妈捏造事实,我相信她的本意是好的。
    太多妈妈认为哺乳期间有很多禁忌,失去很多自由,因而没有哺乳的打算。事实上,哺乳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禁忌!

    2. 经过一番搜索,我明白了这奶瓶里浮现粉红色的东西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不是染发剂所造成的,其实这是因为那瓶隔夜的水里,滋生了一种名为粘質沙雷氏菌 (Serratia marcescens) 的细菌。
    不是因为妈妈的母乳里有沙雷氏菌,而是那瓶隔夜的水被细菌污染了,因为这种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水和土壤中的长居菌群。
    这位妈妈并不是第一位遇到这个状况的哺乳妈妈,国外曾经有人遇过,并经过专家们研究证实的,

    相关资料可以参考这里:http://jpids.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4/347.full.pdf+html
    这里的照片,奶瓶中的粉红色跟当事人妈妈奶瓶中的物质颜色吻合: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39145/


    那么哺乳妈妈到底可以染发吗?

    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所说: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哺乳妈妈染发会有任何负面影响;同时也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哺乳妈妈染发是 100% 安全的。
    那么就是说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答案是:没有人说过『可以不可以』,所以由妈妈自己去决定『要不要』。

    如果你很想染发,不能等到离乳后,那就去染。只不过,一定要先经过深思熟虑才去染,一旦染发后就不要想多多疑神疑鬼。
    如果可以暂时不染发的,就别染吧。
    如果已经染了,就继续哺乳吧。

    更新:

    在写本文之际,我已发电邮寻求加拿大儿科医生兼哺乳专家 Dr. Jack Newman关于这件事的意见,以下是医生给我的回复:

    亲爱的杨小姐, 沙雷氏菌的解释合理,染发剂的解释则不。即使有一些染发剂进入了妈妈的血流里,分量也是消遁似地微,也不太可能会有任何东西进入奶水里。而且,她不应该被告知染发后要把母乳挤出来倒掉。荒谬。 请点击这些链接看看我书里的一些章节,一个是关于哺乳期间用药 (有解释为什么哺乳对妈妈和宝宝那么好),而另一个则是关于哺乳的正常持续期 (万一有人告诉你到了某个阶段你已经哺乳“够久”了)。这些都是来自我的书《 Dr. Jack Newman’s Guide to Breastfeeding》。(购买方法省略,有兴趣者可以通过Google Books 的手机 app买到)Dr. Jack Newman

    再更新:

    连台湾的毛医师也说是沙雷氏菌了。

  • 新生儿黄疸,为什么勿用退黄偏方?

    新生儿黄疸,为什么勿用退黄偏方?

    太多人胡乱建议新手妈妈用退黄偏方了。我一直认为我不需要亲手写一篇新生儿黄疸的文章,因为 Dr. Jack Newman 有写过,也被周怡宏翻译了中文版 —— 《07.母乳与黄疸 Breastfeeding and Jaundice》,我不认为自己会写得比他好。

    只是,那篇文章没有提起偏方…或许在外国没有那么多样化的偏方存在吧?

    所以,我还是不得不写这一篇来解释给大家明白,为什么不需要给新生宝宝任何偏方来退黄。

    你不想让宝宝受到任何伤害吧?那就请好好读一读本文。

    (more…)
  • 喂母乳宝宝缺钙风险高吗?

    喂母乳宝宝缺钙风险高吗?

    *本文由营养师友人撰稿帮忙回答母乳宝宝缺钙疑惑

    宝宝额头冒汗非缺钙,别坠入母乳喂养误区

    最近看到很多妈妈转载中文网站有关母乳喂养的宝宝额头冒汗就是缺钙的现象,这其实是极具误导性的。

    当妈妈上网搜索,输入关键词如:“宝宝额头冒汗,婴儿缺钙”,就会有许多网页报道说此现象是缺钙,进而建议妈妈给宝宝补充各式各样的营养补助品,这可能是一番好意但却是具误导性,反而帮倒忙。

    根据儿科兼国际泌乳顾问古瑞莉医生表示,科学研究证明,宝宝额头冒汗绝对与缺钙无关。若宝宝缺钙,宝宝的手脚将会颤抖和抽筋。

    另外,儿科张素兰医生也表明,很多妈妈抱着宝宝哺乳或瓶喂时,宝宝觉得热,额头冒汗就和我们成人流汗让身体凉快为同一原理。

    哺乳,说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正在哺乳的妈妈们,别再为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歪论打击您的自信。

    在这资讯发达的年代,我们需要谨慎选择正确的资讯,不去传播不经验证的信息。

    别坠入母乳喂养误区

    母乳的好处早已获得医学界公认,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对母乳存有怀疑?

    难道我们要在乳房贴上营养标签来为妈妈们增加信心?

    许多妈妈总担心母乳营养不足而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母乳,绝对能为宝宝提供首6个月的全方位营养。

    任何医护人员或奶粉公司职员诋毁母乳,声称奶粉比母乳优越是违反他们的职业道德操守。

    母乳容易消化,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其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相应改变,与宝宝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时期的需要,这是其他代乳品所无法取代的。

    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最大的差别在于母乳含有活细胞抗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第一道防线,提高免疫力。

    早产儿的消化道粘膜尚未发育成熟,对牛奶等异性蛋白质容易过敏,而且肝脏、肾脏的功能也未尽完善,所以含酪蛋白(casein)高的牛奶不易被消化吸收,还容易造成排泄困难,并引发其他病症。

    母乳蛋白质以易消化的乳清蛋白(whey)为主,且母乳中蛋白酶含量高,使母乳更易消化吸收。

    早产妈妈的母乳比足月产妈妈的母乳含有较高和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帮助宝宝成长。

    母乳中的脂肪是已经乳化的小脂肪球颗粒,有利于早产儿消化吸收,再加上母乳中含钠等电解质量适当,能减轻肾脏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的推荐,为了实现最佳成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即仅食用母乳。

    母乳是所有婴儿配方奶粉不断研发和仿效的黄金标杆,是婴儿健康成长和脑部发育的理想食物。

    0-5个月的宝宝一天大约需要吸收120mg的钙,母乳的钙(55-60% bioavailabity 生物利用度)比配方奶粉的钙(40% bioavailabity 生物利用度)容易被宝宝吸收。

    这就好像不同毛巾吸水的性质,母乳好比吸水绝佳的毛巾,宝宝更容易吸收并运用摄取母乳的钙。

    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之饮食营养标准对人体饮食摄取基准的想法,供人参考,也是以母乳为根据作为6个月以下宝宝订下一日所需的营养素。

    我国人民可参考马来西亚营养摄取基准推荐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来获取足够的营养,有效预防营养缺乏或过度摄取。

    以下的图表是钙的摄取基准推荐量:

    营养素年龄营养摄取基准推荐量
    0-5个月(母乳喂养)300mg (55-60% 生物利用度
    0-5个月(奶粉喂养)400mg(40% 生物利用度
    6-11个月400mg
    钙的摄取基准推荐量
    不必担心母乳宝宝缺钙的误导讯息

    饮食习惯会影响母乳的品质吗?

    很多妈妈也常担心本身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取不足将会影响宝宝的健康与成长。

    科学研究显示,在物资贫乏的国家,营养不良的妈妈还是能为宝宝提供所需的营养。妈妈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会把母体的储备转化为宝宝的食物。

    在极度饥荒的情况下,维他命A,D,B6和B12确实会受影响。惟一旦这些妈妈改善饮食或摄取维他命补助品,其母乳的营养成分也会随着改善。

    一般妈妈不必担心母乳的营养成分。哺乳期的妈妈相较于没有哺乳的妈妈需要额外500卡路里。

    有研究显示哺乳妈妈一般大概摄取2200-2460卡路里。哺乳也有帮助妈妈逐渐减掉怀孕期间所增加的体重。

    一般建议循序渐进,一个月减2-4kg,避免服用减肥药,急速减重进而影响奶量。

    由于许多妈妈没有计算卡路里的习惯,一般建议哺乳妈妈一旦饿了就记得进食。哺乳的妈妈消耗多,自然也会比较常觉得饿。

    多选择有营养又不肥腻的食物有助于妈妈觉得精力充沛。要是妈妈忽略了本身的营养需求,她将会比较容易觉得累及容易感染疾病。

    记得健康饮食三大要点:均衡、适中和多元,那就可以了。

    如果妈妈能维持健康饮食,她们不需额外营养补助品。如果妈妈的饮食习惯有所偏差,建议妈妈先向医生或营养师商讨,不要人云亦云,买了一大堆的营养补助品而忽略了基本饮食,本末倒置。

    妈妈们必须精明分析,询问医护专业人员,切勿随意听取建议,给一岁以下的宝宝喂食补助品。妈妈也可向支持母乳喂养的医生获取正确的医药的建议。

    马来西亚在2006年健康调查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 NHMS III, 2006) 显示,4个月和6个月以下的婴儿纯母乳哺喂率分別只有19.5%和14.5%,比全球平均38%的纯母乳喂养率还有一段差距。我国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可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需要广泛推动和宣传哺乳,並积极协助有需要的妈妈,以提高我国的哺乳率。

    2015年哺乳周

    国际哺乳周落在8月1日-7日,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哺育与工作,让其顺利可行” ,重新呼应了1993年国际哺乳周的活动:对母亲友善的工作职场倡议。支持婦女兼顾母乳哺育与工作全球行動在22年來已达成许多目標,特別是通過了修订后的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母性保护公约,给予生育婦女更強大的权利。在工作职场,我們也逐渐见到更多哺乳友善或母亲友善的工作环境与设施,其中包括奖励对哺乳友善的雇主,以及对职业妇女哺乳权利更广泛的注意。

    今年国际哺乳周总共有5个目标:

    1. 唤起所有部门全方位的支持,让無无论在哪里工作的女性都能兼顾工作与母乳哺育。
    2. 让雇主加紧行动成为对家庭/ 双亲/ 婴儿与母亲友善,並主动协助与支持职场妇女持续哺乳。
    3. 告知大家全球最新的母性保护权利, 並唤醒大众的意识和有关加強国家相关立法與执行的必要性。
    4. 加強、协助与展现支持行动,让在非正式职场工作的妇女也可以哺乳。
    5. 参与特定团体並与他們成为伙伴,像是工会、劳工权益组织 、女性团体、青年团体,以保护职场妇女母乳哺育的权益。

    作者:黄慧娟,马来西亚卫生部,营养师兼国际认证泌乳顾问

  • 发奶食物什么时候吃了会出问题?

    发奶食物什么时候吃了会出问题?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指出发奶食物的真相:为什么追奶时靠吃发奶食物治标不治本,还有它可能造成的问题。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可是我无论如何努力,奶量也没增加,是发奶食物救了我!”

    我的回应是:“那就好啊。你没放弃,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试。”

    但请明白:这篇文章不是用来评击妈妈们「你靠发奶食物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请不要误会。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帮助妈妈们学会正视奶量问题,而不是盲目乱吃发奶食物

    的确是有一些妈妈靠发奶食物挽救了奶量,但也有无数妈妈因为发奶食物使用不当,而引发了种种哺乳难题。

    大部分妈妈,如果哺乳有个好的开始、做对了,是完全不需要发奶食物的。

    只有少数妈妈,因为某些健康因素,奶量方面会比较有压力。

    可是,即使是奶量不足的妈妈,全靠依赖发奶食物也不是办法。

    事实上,发奶食物是让追奶中的妈妈,在追奶过程看到开心一点的成绩,增加动力而已。

    发奶食物:治标不治本

    怎么说呢?举个例子:一位上班背奶族妈妈,发现每天上班挤出来的奶量越来越少,越来越追不上宝宝的需求量了,她想要增加奶量。

    一般上,很多人会建议她各种各样的发奶食物、催奶产品、汤水食谱、药方偏方… 这些方法可能会掩盖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可能性1:

    这位妈妈的挤奶器出问题了,可能零件损坏、可能挤奶器寿终正寝了,所以无效排出奶水。

    无效排出奶水+食用发奶食物增加奶量的后果,可能会导致乳腺阻塞,甚至可能会搞到乳腺发炎、乳房脓疮等等严重的问题,到时候对奶量有更大的打击。

    可能性2:

    可能她的宝宝被喂过量了,事实上不需要那么多奶。

    妈妈可能要做的是加强孩子的副食品量、回顾照顾者喂食宝宝的方式、时间表及奶量等等,而不是给自己奶量方面的压力。

    可能性3:

    她的挤奶时间相隔太久,乳房受到的刺激不足,久而久之影响了奶量。

    这种情况下应该调整挤奶时间表才是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依赖发奶食物。

    如果发奶食物有效增加奶量,但妈妈还是照样间隔长时间才挤一次奶,就等于排出奶水不当,阻塞、发炎的问题会跟着来。

    发奶食物什么时候吃?

    先来说什么时候不应该吃发奶食物:

      • 坐月子期间不应该吃 – 如果你坐月子期间,从一开始就按需全亲喂,有了个好的开始,是不需要任何发奶食物的。产后初期是奶量旺盛期,发奶食物可能会使妈妈奶量过多而引起副乳、甚至乳腺阻塞。

      • 没办法排出奶水的情况下不应该吃 – 可能你的工作时间问题、可能是你的挤奶器有问题,总之,当你的奶水无效排出,吃发奶食物只会给你带来更多问题。

      • 惯性塞奶/乳腺堵塞不应该吃 – 都已经堵塞了,还吃发奶食物,那不是糟糕吗?千万别乱来啊!

      • 懒惰挤奶者不应该吃 – 这就好像一个人懒惰做运动,却想要瘦身,全靠减肥药物。全靠发奶食物的话,即使妈妈幸运没有阻塞问题,发奶食物的效果也未必持久。当效果弱了,妈妈就会心灰意冷,失去坚持的动力。

    什么时候可以吃发奶食物?

    如果妈妈勤劳追奶中,有定时排出奶水,就可以食用发奶食物让自己更有动力。

    如果妈妈奶量不足,请寻求哺乳顾问的帮助,弄清楚奶量不足的原因,才能找出最好的增奶方法。

    发奶食物就好像减肥药。

    大家都知道,要瘦身,最有效、最健康、最没有副作用的方法,就是靠勤劳和意志力,努力运动、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但大部分人都想要走捷径。如果有一粒仙丹,吃下去身材立刻变得完美,爱吃什么都吃不胖,多么好啊。

    催奶也是一样,靠努力排出奶水,让身体知道有需求,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再说,发奶食物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时候,甚至可能妈妈A吃了某食物有催奶效果,妈妈B吃了反而奶量减少了!

    正视奶量问题

    发奶食物不是让妈咪乳房生产母乳的燃料,如果你一踏入哺乳生涯就开始食用发奶食物,每天都不敢不吃,怕停了奶量就会往下滑;为了买发奶食物花了不少钱?妈咪,你被人误导了。哺乳妈妈并不需要靠吃发奶食物来维持奶量。

    你需要先搞懂自己的奶量处于什么状态,然后了解身体产生充足奶量的方程式,用对方法去追奶:

    免费追奶课程,来学追奶成功的方法!

    免费追奶迷你课

    这是从嗯咕咕网上哺乳课程《11天追奶攻略》里面的两个小模组,里面会分析奶量不足的各种状况,帮助你对自己奶量有个概念,比如说:什么算是合格的奶量?要是奶量不足是因为体质,追奶还有希望吗?奶量忽然变少怎么办?

    另外,你也可以参考:《催奶产品 – 为什么有些哺乳妈妈食用了,却没有效加奶?

  • 宝宝多大才可以喝水?

    宝宝多大才可以喝水?

    新生儿可以喝水吗?要等到宝宝多大才可以喝水?无论是我们华人还是外国人,该不该喂宝宝喝水这个课题都是新手父母的常见疑问。

    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母乳以外的食物/饮料,因为他们可以从母乳获取每日所需要的水份。白开水是零营养的水份,宝宝的胃还很小,大人认为那「一点点无所谓」的分量,足以减少宝宝每日吃奶的次数。当宝宝喝的奶少了,得到的营养就少了。没有足够的营养,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喂母乳可以让宝宝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母乳里面的水份同时也可以满足宝宝所需要的水份摄取量,一举两得。在宝宝六个月大,开始食用副食品后,就可以开始让宝宝喝一点水,随着成长逐渐添加宝宝喝水量。

    (more…)
  • 喂母乳会让宝宝胀气吗?老人家说「母乳有风」?!风从哪里来?

    喂母乳会让宝宝胀气吗?老人家说「母乳有风」?!风从哪里来?

    老人家跟你说你的母乳里面有「风」,喂母乳会让宝宝胀气,害到宝宝肠绞痛。有这么一回事吗?

    有没有听过这些让你不知道怎样反驳的话呢:

    “洗澡后不能喂母乳!因为那会造成母乳里有风,宝宝喝了会涨风!”或者“因为哺乳妈妈吃了 _____(自己填充) ,害到宝宝胀气!”

    明知道听起来很不科学,可是这“风”既看不见、又摸不到,老人家又说得好像很懂那样,信不信好呢?

    (more…)